2018.01.13
嘉義溪口開元殿、國姓爺紀念公園
即便在星期六的午前,這街道也看不出絲毫的廟口榮景。
溪口鄉,嘉義縣18鄉鎮中面積最小、平地人口最少(勝過3個山地鄉);卻建有全世界最大鄭成功像以及東南亞第一劍-成功寶劍。
殿前牌樓,可能是鄉內最氣派的建築。
三座高聳入雲的神像,遠遠的就指引旅人方向。
(世界最高民族英雄鄭成功大神像高178台尺)
左「萬禮大將軍」、中「延平郡王鄭成功」、右「甘輝大將軍」
(水池中耀眼奪目的金龍)
興建沿革:
神像原先是祖先來自泉州府的柴林村鄭姓家族奉祀,1970年興建此廟。廟址位在溪口鄉柴林村1之2號。隨著信徒驟增,原先六十八坪的本殿由於空間限制已不敷使用,於是在1982年以十餘名技術工人、約三百名信徒,花費新台幣二百萬元,將本殿墊高一丈,騰出一層樓空間用以闢設講堂。
1995年12月9日,鄭成功大神像暨文物紀念館舉行剪綵典禮,耗資一億五千萬。此神像為全球最高的鄭成功像,但受限於經費,未能同時配建張萬禮、甘輝,後來日本女企業家以一千萬資助。2000年3月15日,廟方以鄭成功幼名命名的福松養護中心動土,2003年養護中心落成,並闢建鄭成功紀念公園。
2015年12月11日,成功寶劍落成,長四二尺,可出入鞘。2016年11月20日,廟方舉行鄭成功聯合會秋季大典兼甘輝、張萬禮兩神像落成典禮。(維基百科)
舊廟址墊高為二樓,巨大國姓爺像於其後。
正面觀看,舊廟體的古樸與現代彩色巨型神像之搭配。
兩位將軍像也是建於新大樓頂端,新大樓以ㄇ字型將舊廟三面環於其內。
※成功寶劍不知收藏於何處,只能看新聞過過乾癮 長42尺 東南亞第一劍落成
正殿主神-開台尊王
(左方牆面的古兵器展示櫃)
【義在扶明】國姓爺一生功業以此四字形容足矣!
(鼓浪嶼訓練水軍)
(聖母護海)
(受荷夷降)
(開墾台灣)
整座廟的右後方有座古城!
週圍盡是農田,更顯城內城外的分別。
(台灣恩主國姓爺紀念公園)
看似一大座主題公園,其實主要是養護中心,與國姓爺相關僅為園內小片綠地。
這兒還有座國姓爺像,以英雄而非神格化模樣展現。
造景:小橋、湖水、石塔、古船、國姓爺母子
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鄭成功
縞素臨江誓滅胡,雄師十萬氣吞吳。
試看天塹投鞭渡,不信中原不姓朱!
從背後看能發現與八卦山大佛相同,巨像上也開了窗,內部亦是室內樓層。
臨別即景,首尾乎應...
寂靜的街...讓人只能回嘉義市區午餐;這真不像是印象中的大廟廟口啊!
※2018台灣燈會在嘉義/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