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10.18
新竹縣五峰鄉,清泉部落半日遊。
清泉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,是個離新竹市區兩小時車程內的原住民部落,為張學良將軍來台初期的軟禁地之一、同時也是已故作家三毛曾經暫居的寫作處。
這邊是我一直想來的地方,一個小小的山間聚落,有著名人過客的不同足跡。雖然對這幾位各領風騷的人物(少帥、三毛、丁神父)多少有些瞭解,但最近頭腦比較不靈光,就以照片配上網路資料來做簡單的介紹和表達吧,至於有何感觸,還請賞文的朋友們自行抒發。
* 文中人物及地點資料引用自-維基百科、百度百科、聯合新聞網、今日新聞網
少帥足跡
張學良(1901年6月3日-2001年10月14日),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。遼寧省海城縣人,奉系軍閥張作霖長子,人稱「少帥」,1936年發動西安事變後遭政府軟禁長達五十餘年,其歷史定位於中華民國官方及中共黨史上有著有不同的評價。
「張學良故居」
由於原故居已於民國56年時遭葛樂禮颱風沖毀,此建築係依據故居照片所重建。
館內展出少帥生平歷程及所使用過的文物器具。
「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」
這邊是清泉大橋北岸的原故居地,圖中小屋為當年的憲兵哨亭。
養雞、種菜,重現當年夫唱婦隨的山居生活。
「白首到老、生死相隨」
由權貴到平淡,趙四小姐與少帥的情感令人動容。
英雄美人,就是落魄時,也還是挺直著脊樑!
三毛足跡
三毛原名陳懋平,後改名為陳平(1943-1991),浙江省定海縣人,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。曾留學歐洲,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、迦納利島,並以當地生活為背景,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,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。
「三毛故居」
由少帥故居遺址前往三毛夢屋只須經一小段上坡小道。
想來有趣,歷史的偶然,使遼寧與浙江於新竹的山間小村拉上關係。
沿途指標不斷,名人永遠是最有力的旅遊行銷。
小屋外觀保存良好,可惜當日並未開放內部參觀。
喜歡三毛、喜歡三毛的故事,也喜歡這棵樹。
這邊是部落高處,往下能望見河谷小屋,三毛就是在鄉間也要搞個小隱居 ~~
在這邊走著,會想,三毛是否也曾停留下來看這路邊一景呢?
「清泉一號吊橋」
由夢屋而下經過清泉一號吊橋就能前往南岸,也就是天主堂所在的一側。
這溪就是《清泉故事》一書中,"山地勇士"在颱風天撿漂流木的場景了。
丁神父足跡
丁松青神父,三毛友人,三毛在他未當上神父前就為他翻譯過《蘭嶼之歌》,那時他才20出頭,書裡頭散發的溫暖及對異鄉土地人們的愛讓人深深感動,而後的《清泉故事》則是描述丁神父來到清泉後的日子。(丁神父至今仍服務於清泉)
丁神父照片及詳細介紹請見-松筠松青當神父 寡母愕然到釋然
「清泉天主堂」
要至天主堂須由竹122縣道轉清石道路,沿一旁石階路往上就能抵達。
半山腰上的天主堂與對岸的三毛夢屋恰好遙望,另類的相隔兩岸。
教堂牆面,紀念2004年艾利風災受創家庭的浮雕。
天主堂必有的聖母像花園。
由二樓跑到一樓迎接客人的狗狗,看來神父與當年一樣很愛狗!
除了幾位名人的足跡外,清泉還是當地原住民的家(泰雅與賽夏),儘管生活條件不如平地,但好客有禮的態度不因此而改變,一路來聽到不少的問候"你好、多住幾天再走嘛、請多走走逛逛",當然其中最中聽的還是"帥哥,歡迎來玩喔"真是比市區的早餐店阿姨還會說話 XD
部落風光
著傳統服飾的原住民小朋友。
平民也能享受的將軍湯。
豪氣將軍餐 & 風情三毛餐。
擠點檸檬汁,平地難得的好滋味。(烤斑鳩)
《清泉故事》是自己很喜愛的一本書,親臨書中場景,一草一木都顯得那麼熟悉,山中景物變動不多,只那畫面由黑白轉為彩色,多想將時空凝結於那想得到與留住的一刻。
能順利完成此次旅程,最要感謝的就是我那竹北友人,只因說了句"去新竹想到清泉走走",就在夜班後3小時,騎著遙遠的山路把我載到這個"他也是第一次來的地方"
~在此致上深深感謝,辛苦了~
公告版位
痞客新生活 2013.10.04
- Oct 19 Wed 2011 22:41
【新竹縣】山居歲月.清泉部落紀行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